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25-04-24 09:31:40
21.“序”是一種文體,有書序和贈序之分。贈序,即臨別贈言。
22.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(束發(fā)戴帽)儀式,表示已經(jīng)成人。后人常用“冠(加冠)”表示年已二十。
23.耄指人八九十歲的年紀,耋指人七八十歲的年紀。
24.太學是我國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。元、明、清時期不設太學,設國子學(國子監(jiān))。
25.“縣官日有廩稍之供,父母歲有裘葛之遺”中,“縣官”指朝廷;“廩稍”指公家按時供給的糧食;“裘葛”指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,泛指四時衣服。
26.“司業(yè)”“博士”指的是古代學官名。
27.贄是初次進見尊者時所持的禮物。
28.詞興起于唐朝,盛于宋朝,句式長短不一,也稱“長短句”。詞最初稱為“曲詞”或“曲子詞”,是配音樂的。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,逐漸與音樂分離,成為詩的別體,所以被人稱為“詩余”。
29.詞牌,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。不同的詞牌,其段數(shù)、句數(shù)、韻律,每句的字數(shù)、句式等均有各自不同的規(guī)格。如范仲淹的《漁家傲·秋思》,“漁家傲”便是其詞牌。
30.按長短,詞可分為小令(58字以內(nèi))、中調(diào)(59~90字)、長調(diào)(90字以上)。按段落,詞可分為單調(diào)、雙調(diào)、三疊、四疊。按風格,詞可分為豪放派與婉約派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